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 科学研究- 学术活动

【经工讲堂2024年第27期】 12-30 大连海事大学黄庆波教授应邀报告

2024年12月30日,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黄庆波老师应邀在中关村主楼409会议室作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海洋强国建设的专题报告。报告会由学院赵玉焕老师主持,学院众多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。

报告围绕海洋经济的概念、总书记的海洋情怀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海洋强国建设以及海洋强国的思考展开,探讨了当前中国在海洋经济上的实践,并着重分享了“一带一路”路径的演化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给沿线国家带来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影响。同时,报告介绍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的潜力。

报告首先聚焦于主席的海洋情怀,介绍了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、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以及建设海运强国的未来规划和设想。会议还介绍了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四个要求:一流设施、一流技术、一流管理和一流服务。

接着,报告详细介绍了“一带一路”的空间布局、演化路径以及战略目标,着重介绍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理论意义。“一带一路”既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的宏伟远景,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国崛起的和平模式—一种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大国崛起的模式。在国际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上升之际,中国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开创了陆海双向开发、横跨欧亚大陆的经济带合作模式,推动共同打造开放、包容、均衡、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,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。

接着,黄庆波老师介绍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情景。产能合作是产业的输出和能力的输出。产能合作可以将不同国家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去,同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,是从传统的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、能力输出的重大转变。此外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绝大多数国家处在初级工业化阶段,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快速促进经济增长,具备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条件。最后,黄庆波老师对未来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海洋中心城市进行了展望。